安世半导体出事一个多月了,似乎事情还没有马上会解决的意思,有时候看到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感到非常有趣。
上周末媒体四处转发的喜讯,说“荷兰大臣说即将恢复安世供货”,各种群里传的到处都是,导致了周五闻泰股价在尾盘迅速拉了涨停。当时有心人查了荷兰新闻的原文,发现这可能又是一个Lost in Translation的案例。大众心理确实希望听到好消息,特别是荷兰跪了的好消息,这又符合了“花刺子模信使”的老梗。但我的感觉是,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消息,可能八成是某些人希望你看到的,特别是可能会在股市上带来巨大收益的小作文,这已经成为某些私募和自媒体串联的大生意,这就不便多说了。

安世之乱我看下来的感觉,就像是个经典的活报剧,其中的逻辑大多数人不是太能理解。
一、谈判没有那么快结束
昨天商务部的发布会,说明双方还没开始谈呢。
至于会谈什么,最多也是中国恢复安世封测好的产品出口,至于荷兰政府怎么去改变法院的判决,恢复张的控制权,这个问题可能根本不在目前的谈判日程里。安世的谈判至少需要三个层面,政府层面的(放宽出口限制)、海牙法院层面的(改判)和商业层面的(安世股权的最终谈判),我们可能不是太理解的是,荷兰法院还不一定听政府的,需要安世那些老外高管调解撤诉,流程上可不会那么快,按照欧洲官僚的工作状态,搞个半年一年的很正常。而安世的最终地位谈判,最可能的结果,是闻泰如何从安世体面退出(参考赛微案例),这个问题估计闻泰已经有预案了,伤筋动骨是难免了。
回到荷兰这个国家本身,网友可能觉得荷兰是个欧洲小国,所听过的不过就是会造光刻机。实际上,荷兰为中国在欧洲(不含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在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对话中,荷兰的地位与德国基本相当,荷兰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对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外贸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荷兰是全球第四大贸易国,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荷兰具有特殊的地缘价值,如其为北海入口的天然关口,亦是英吉利海峡与波罗的海的重要连接点,且拥有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和欧洲第四大港口(阿姆斯特丹港)。可以说,荷兰控制着欧洲60%的海运进出口,其在地理位置上相当于欧洲的苏伊士运河。

二、安世作为劫材的价值正在逐渐降低
目前安世的晶圆已经断供,意味着东莞封测厂的原材料即将耗尽,这些库存还能维持多久尚不确定。东莞封测基地虽然承担着全球 70% 的封测产能,但因原材料断供已导致约三分之一的生产设备停产。
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全球汽车产业,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 90% 的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大众、宝马、奔驰、特斯拉、本田、福特等主流车企的核心控制系统。
安世半导体卖的芯片,不是什么高端的GPU,而是所谓的通用分立器件,比如金属 - 氧化物 -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和小信号逻辑器件。这些芯片应用场景广泛,从安全气囊控制器到车窗开关均有涉及,单价通常不足 1 美元,但需求量巨大,部分车辆每块电路板需搭载数十个。去年安世半导体以约 20% 的份额,拥有小信号分立半导体(晶体管和二极管)领域全球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客户覆盖车企及其上游多级供应商,放大了供应链中断风险。
安世的产品其实很容易被替代,一些标准元器件大概1至2个月即可选出二供并验证,只不过需要客户验证的时间,通常来说是需要很长时间替代,但是现在。。。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而且疫情之后很多车厂留了一个心眼,所有器件基本上都准备了二供,就是怕再出现这种情况。
法国汽车外饰零部件供应商彼欧公司称,“目前我们仍然有足够的安世产品库存,可以覆盖未来几周的生产……所有企业都在积极寻找二供,而且市场上确实存在可行的替代机会……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一些调整,也早已习惯这种波动。”
主流车企及一级供应商的高管向《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已在“夜以继日” 寻找替代供应源。
根据来自工业咨询公司“智能汽车”的一份报告,包括无锡新洁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国晶圆厂,都能够向总部位于东莞的安世中国供应晶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问这些晶圆封装出来的芯片,还是安世的吗?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安世之乱通过谈判,一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恢复如初,安世的客户和业务还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吗?
时间每拖过一天,安世作为劫材的价值就在逐渐加速归零中。
三、最高兴的是谁?
商业角度讲,安世之乱对于荷兰安世和中国的苦主闻泰来说是完全的双输局面,但是既然有输家,就会有赢家。
分食安世蛋糕的盛宴已经开始了。
欧洲方面,公开的消息表明,大众汽车已经紧急切换到了意法半导体,激光雷达公司法雷奥已为其 95% 以上的零部件寻找并验证了替代芯片,新的供应商包括英飞凌、安森美和意法半导体。其他安世的大客户,我相信都不会闲着,正在争分夺秒的切换到新供应商。
英飞凌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2024 年市场份额达 17.7%,在车规级功率器件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英飞凌在 SiC 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 HybridPACK Drive 模块已成为行业标杆。公司在 800V 高压平台技术方面的布局也早于安世,产品已在多个主流车企实现批量应用。
意法半导体在功率器件领域同样实力强劲,2024 年市场份额为 8.7%。公司在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方面投入巨大,已推出完整的车规级 SiC 产品系列。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意法半导体与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安森美在功率半导体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 8.7%。公司在模拟和功率半导体领域具有深厚积累,特别是在汽车 ADAS 和电动汽车功率管理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至于国内,可以P2P替换安世的供应商就太多了,这么大的市场蛋糕,大家都在抓住机会。对于士兰微、扬杰科技、新洁能、斯达半导、芯联集成等企业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土人观芯